我国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遵循一定原则,通过宣传国家法律和政策,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一种活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我国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流程。 首先是申请调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申请调解是启动整个调解程序的第一步,它明确了争议的存在以及当事人希望通过调解解决问题的意愿。这里所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然后是受理调解申请。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意味着调解组织认可该争议属于其调解范围,愿意为双方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这是基于该法第十四条的相关要求,以确保调解程序能够有序进行。 接下来进入调解阶段。调解组织会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双方达成协议。在这个过程中,调解组织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提出建议和方案,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理解、相互妥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三条,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达成调解协议标志着争议得到了妥善解决,双方可以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这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五条中有明确规定。 然而,如果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这为当事人提供了其他解决争议的途径,以确保争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总之,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流程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便捷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