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员工的一种权利,允许员工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它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方式,让员工更有动力为公司的发展努力,因为公司业绩越好,股票价格可能越高,员工通过行使期权就能获得收益。 在我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这个准则就像是一本规则手册,规定了企业在处理股票期权这类股份支付业务时应该怎么做。 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就是以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支付方式的情况,企业在授予日一般不进行会计处理。授予日就好比是公司告诉员工有这个期权机会的那一天。不过,如果授予后立即可行权,那就需要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这就好比员工马上就可以行使权利,公司要马上记录这笔交易。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需要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进行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然后,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就是员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行使期权的这段时期。举个例子,假设公司授予员工1000份股票期权,等待期为3年,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每份10元。第一年估计可行权的数量为800份,那么第一年应确认的费用就是800×10×1/3 ≈ 2667元,同时增加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2667元。 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可行权日就是员工可以开始行使期权的那一天。 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并且,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以现金结算时,负债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市场情况变化,这种变化要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对公司财务报表有着重要影响。在利润表中,成本费用的确认会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认了较多的费用,那么净利润就会相应减少。在资产负债表中,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增加资本公积,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增加负债。这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结构和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等。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报表信息,了解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