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主要规定: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它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商标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这一规定在《商标法》第三条中有明确体现。 商标注册的申请流程和条件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商标局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公告,公告期为三个月,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异议。经过公告无异议或者经裁定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这些内容在《商标法》的第二章中有详细规定。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方面,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等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相关规定在《商标法》的第七章。 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十二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这些内容规定在《商标法》的第四章和第五章。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涵盖了商标从注册到使用再到保护的各个环节,为商标的规范使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