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会被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下面详细说明哪些情形下会被刑事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是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比如,某人正在撬别人家的门锁准备入室盗窃,被巡逻的警察当场发现,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刑事拘留。 二是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例如,在公交车上发生了扒窃案,被害人当场指认某人为小偷,警方就有可能对该人进行刑事拘留。 三是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假如警方在某人的住处搜出了被盗的财物,且该财物与近期发生的盗窃案件有关,那么此人也可能会被刑事拘留。 四是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如果一个人在犯罪后,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或者试图逃跑,警方为了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或者逃避法律制裁,会对其进行刑事拘留。 五是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比如,犯罪嫌疑人在得知警方开始调查自己后,试图销毁作案工具、伪造不在场证明或者与其他涉案人员串通口供,这种情况下也符合刑事拘留的条件。 六是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当警方无法确认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时,为了便于进一步调查和侦查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对其进行刑事拘留。 七是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例如,某人在不同地区多次实施盗窃行为,或者与他人结伙进行犯罪活动,就可能因为有重大嫌疑而被刑事拘留。 总之,刑事拘留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情形和程序进行。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及时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