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倒闭后债务该如何处理?
当国企倒闭时,其债务处理有一套明确的法律程序。首先,我们要了解“破产清算”这个概念。破产清算是指在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况下,由法院指定管理人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清理和核算,以公平地清偿债务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当国企出现倒闭迹象时,通常会由企业自身或者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一旦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就会指定管理人接管国企。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是全面接管企业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调查企业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决定企业的内部管理事务,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等。
接着,管理人会对国企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确定企业的全部财产范围。这些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然后,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来偿还债务。《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 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也就是说,如果国企的资产在支付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剩余的财产不够偿还所有的职工工资等费用,那么就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这些财产。对于普通破产债权,如果还有剩余财产,就按照债权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没有剩余财产,普通债权人可能就无法获得全部清偿。
在整个债务处理过程中,员工一般不会受到直接牵连。国企的债务是企业的债务,而不是员工的债务。员工的权益在破产程序中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优先于普通债权得到清偿。而且,企业破产并不意味着员工就失去了一切权益,员工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起诉离婚会有罚款吗?
因疫情信用卡逾期1年暂时还不上,有哪些可行的应对办法呢?
欠了银行28天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出具借据时需要注意哪5个重要事项?
两方都同意离婚当天能离吗?
租赁合同出租方应该由谁来签?
个税更正后会产生滞纳金吗?
个人办厂交电费的正规手续是什么?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公司欠员工工资该怎么办?
犯罪嫌疑人立功后材料怎么交?
美术作品侵权应赔偿多少钱?
租户自费装修房屋能否要求房东对装修进行补偿?
什么是行政诉讼期限?
默许被害人手机叫他人调解是否仍构成抢劫罪?
电话诈骗从犯要怎么处罚?
股东会议记录范本该怎么写?
法官建议撤诉是否合理?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