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继承人会丧失这项权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形。 首先,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这里的“故意杀害”,就是说继承人主观上有要杀死被继承人的想法,并且实施了这样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不管最终是否造成被继承人死亡的结果,只要有故意杀害的行为,就会丧失继承权。 其次,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也会丧失继承权。如果继承人是出于争夺遗产的目的,去杀害其他有继承权的人,这种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的行为,必然导致其丧失继承权。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此情形下继承人不再享有继承资格。 第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遗弃被继承人是指有能力抚养照顾被继承人,却故意不管不顾。虐待被继承人则是对被继承人进行肉体或精神上的折磨。当虐待情节严重时,继承人就会丧失继承权。不过,如果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第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伪造遗嘱是指制造假的遗嘱;篡改遗嘱是对真实遗嘱内容进行改动;隐匿遗嘱是将遗嘱藏起来不让其他人知道;销毁遗嘱就是把遗嘱毁掉。当这些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时,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判断情节严重与否,通常要看是否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等情况。 最后,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通过欺骗、威胁等不正当手段,影响被继承人对遗嘱的设立、变更或撤回,若情节严重,也会丧失继承权。如果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同样可不丧失继承权。 总之,法律明确规定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旨在维护正常的继承秩序和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给予了有悔改表现的继承人一定的机会,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