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多种情形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导致了重大损害时,虽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考虑到防卫人原本是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所以法律规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例如,甲在面对乙的轻微挑衅时,将乙打成重伤,这种情况就可能属于防卫过当,会适用该条款。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当避险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时,也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基于避险的初衷,法律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比如,为了避免车辆相撞,司机将车驶入别人家的院子,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若超过了必要限度,就可能适用此条款。 另外,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被胁迫参加犯罪是指行为人原本没有犯罪的故意,是在他人的暴力威胁或者精神强制下不得已参与犯罪。由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恶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根据其犯罪情节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例如,丙被丁威胁,如果不参与盗窃就伤害其家人,丙无奈参与了盗窃,在这种情况下,丙就可能适用该规定。 还有,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主动认罪悔罪行为的一种鼓励。 此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等。例如,戊在服刑期间,发现同监舍人员有越狱计划并及时报告,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戊就可能因重大立功而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