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哪些情况不得指令原审法院再审?

我有个民事案件,现在进入了审判监督程序。我担心法院会指令原审法院再审,听说有些情况是不能这样做的。我想知道具体是哪些情况,好心里有个底,也能判断我的案子是否会被指令原审法院再审。
展开 view-more
  • #审判监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里,了解不得指令原审法院再审的情况,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的公正性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二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一是原审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的情况。管辖权是法院受理案件的基础,当原审法院没有管辖权却审理了案件,若再指令其再审,很难保证能纠正错误。例如,根据法律规定应由甲地法院管辖的案件,却由乙地法院进行了审理,此时就不能再指令乙地法院再审。 二是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如果审判人员存在这些违法行为,那么案件的审理结果可能已经被扭曲。让原审法院再审,可能无法公正地重新审视案件。比如审判人员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贿赂,在判决时偏袒该方,这种情况下指令原审法院再审显然不合适。 三是原判决、裁定系经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的。审判委员会在法院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讨论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复杂性。若由原审法院再审,可能会受到之前审判委员会讨论意见的影响,难以保证再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是其他不宜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给司法实践留下了一定的灵活性。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属于不宜指令原审法院再审的情形。例如,案件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原审法院受到了较大的舆论压力或其他外部因素干扰,此时再指令原审法院再审可能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 总之,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再审程序能够公正、有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的公信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