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事上诉案件二审用什么程序审理?


在2024年,民事上诉案件二审程序的适用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说,二审程序分为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情况。 开庭审理是二审程序的常见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当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的流程和一审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区别。首先是庭审准备,二审法院会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诉讼参与人。在法庭调查阶段,主要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意味着二审并非全面审查一审案件,而是聚焦于上诉涉及的内容。比如,如果上诉人仅对一审判决中的赔偿金额有异议,那么二审就主要审查与赔偿金额相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 法庭辩论环节,当事人可以针对上诉请求和理由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辩论情况,进一步查明事实。 在作出判决方面,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会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处理。若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若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若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若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不开庭审理是一种特殊的二审程序。这种方式适用于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明确,且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的情况。不开庭审理时,合议庭会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审查,然后直接作出判决、裁定。 总之,2024年民事上诉案件二审程序的选择和进行,都严格遵循《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