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事赔偿不执行,是否不利于减刑?
我有个亲戚在服刑,他涉及了民事赔偿的案子。现在他想申请减刑,但民事赔偿还没执行完。我想知道在2024年这种情况下,不执行民事赔偿是不是对他减刑有不利影响啊?具体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展开


在探讨2024年民事赔偿不执行是否不利于减刑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减刑的基本概念。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罪犯积极履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和附带民事裁判确定的义务的,可以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减刑、假释时从宽掌握;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从严掌握。这里所说的附带民事裁判确定的义务,就包含了民事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赔偿的执行情况通常被视为衡量罪犯是否具有悔改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罪犯有能力执行民事赔偿却拒不执行,法院可能会认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行,缺乏悔改诚意。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裁定减刑时会更加谨慎,甚至可能会减少减刑的幅度或者延长减刑的间隔时间。 例如,原本符合减刑条件可以减刑一年的罪犯,因为有能力却不执行民事赔偿,法院可能会决定只减刑九个月。而且,这种从严掌握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是司法机关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普遍做法。 当然,如果罪犯确实没有履行能力,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罪犯需要向执行法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没有经济能力来执行民事赔偿。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不会因为暂时没有履行能力就完全否定其减刑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2024年,有履行能力却不执行民事赔偿,对减刑是非常不利的。建议涉及民事赔偿的服刑人员,积极主动地履行赔偿义务,以更好地争取减刑机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