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诈骗金额标准是怎样的?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和我有经济往来,感觉他在过程中有诈骗嫌疑。我想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不清楚诈骗金额达到多少才能进行民事诉讼,也不知道具体的标准和规定,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其实并没有所谓“诈骗金额标准”的明确说法。这里需要先区分一下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刑事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它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达到一定数额会受到刑事处罚;而民事欺诈主要是在民事活动中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里,关键不在于诈骗金额的多少,只要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实施了民事行为,当事人就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行为。 例如,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重大瑕疵,将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即便购买商品的金额不高,也可以依据民法典中关于欺诈的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买卖合同、退款等。所以,在民事诉讼中,重点是要证明存在欺诈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与自己作出的民事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看诈骗金额是否达到某个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