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高院指定再审立案后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我有个民事案件到了高院指定再审,并且已经立案了。我不太清楚接下来的流程,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一定会开庭审理呢?我心里没底,就怕稀里糊涂错过什么,所以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当高院指定再审立案后,并不一定必然会开庭审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再审的概念。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由法定机关提起,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它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再审案件通常应当开庭审理,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是可以不开庭审理的。例如,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有特殊情况或者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充分表达意见,且书面同意不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此外,如果是对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只是存在程序瑕疵,但不影响案件实体处理结果的,也有可能不开庭审理。 对于民事高院指定再审的案件,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庭。如果案件事实存在较大争议、证据需要进一步质证或者涉及到重大的法律适用问题等,一般会安排开庭审理,以便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查明案件事实。而如果案件事实比较清晰,双方争议不大,或者存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开庭情形,法院可能会选择不开庭审理。 所以,在民事高院指定再审立案后,是否开庭审理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当事人需要及时关注法院的通知,按照法院的要求参与到再审程序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