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诽谤如何定罪,会有什么后果?
我在网上和人起了争执,对方编造不实信息诽谤我,对我的名誉造成了影响。我想知道在民法里这种诽谤行为是怎么定罪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民法中,诽谤通常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虽然在民法里没有“定罪”这一说法,“定罪”更多是刑法上的概念,民法中主要涉及的是侵权责任认定。
要认定诽谤构成民事侵权,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也就是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内容。其次要将这些捏造的事实进行散布,让不特定的多数人知晓。再者这种行为必须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了损害后果,比如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等。最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例如,甲故意编造乙在工作中收受贿赂的虚假事实,并在公司里大肆宣扬,使得乙在同事中的声誉受损,这就可能构成民法上的诽谤侵权。
当诽谤行为构成民事侵权后,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如果被认定构成侵权,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常见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即要求侵权人停止继续散布诽谤内容。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一般是通过登报、发布声明等方式,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受害人的名誉。赔礼道歉,侵权人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向受害人表达歉意。赔偿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因为诽谤导致受害人的工作 受到影响,收入减少等财产损失,侵权人需要进行赔偿。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要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后果等因素综合确定。
如果遇到他人诽谤的情况,受害人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然后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男女离婚时,具体都要分割哪些财产呢?
深圳醉驾罚款7000元符合法律规定吗?醉酒驾驶肇事驾照能保住吗?
法律如何规定惯犯诈骗罪的判刑?
破产受偿顺位中劳务纠纷如何处理?
受贿3000万会如何量刑?
哪些情况属于交通事故纠纷?
被起诉离婚但不想离,在法院该怎么说?
取保候审跟脱逃罪有关系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什么?
益生菌可以用医保卡购买吗?
危房改造需要什么条件?
业主该如何起诉物业?
一个直行,一个右转,直行者自己摔倒了,责任该如何认定?
2024年江苏工伤十级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帮助他人诈骗作为从犯的量刑是多少?
员工不按辞职流程直接离开公司,公司扣除全部工资合理吗?
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抽逃出资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