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案流程是什么样的?
我遇到了一些民事方面的纠纷,打算去法院起诉立案。但是我从来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事情,完全不清楚从哪里开始着手。就想知道整个民事诉讼立案的流程是怎样的,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东西,希望能有人详细给讲讲。
展开


民事诉讼立案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起诉环节。《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其一,原告得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单来说,就是这件事得和你有直接关联,比如别人欠你钱,你就是直接利害关系人。其二,要有明确的被告,也就是要清楚你起诉的对象是谁。其三,得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你要明确希望法院帮你实现什么,比如要求对方还钱,同时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个请求,也就是事情的经过。其四,案件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也有规定事项。要记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等,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要写明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还要注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然后是受理环节。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要是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会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并且,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即便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也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会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也可能口头告知。 相关概念: 原告: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方,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希望通过法院来解决问题。 被告:被原告起诉的一方,需要针对原告的诉求进行回应和答辩。 管辖权:指的是不同法院之间受理案件的分工和权限范围,确定哪个法院有权审理这个案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