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非故意犯罪是否会免除公职?
我是一名公务员,最近不小心卷入了一场非故意的犯罪事件。我很担心自己的工作,想知道在法律上,公务员非故意犯罪的话会不会被免除公职呢?我平时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这次真的是意外,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公务员非故意犯罪是否会被免除公职,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非故意犯罪”。非故意犯罪,也就是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例如,在工作中因为疏忽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但并非是主观上想要去造成危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这表明,对于公务员非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如果被判处了一定刑罚,原则上是要被开除公职的。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案件有其特殊性,经过上一级机关批准,也可以不进行开除,而是给予撤职处分。 同时,《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也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里的刑罚并未明确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从这一规定来看,一旦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刑,就面临着被开除公职的后果。 所以,公务员非故意犯罪后是否会免除公职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犯罪所判处的刑罚以及案件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如果被判处了刑罚,大概率会被开除公职,但特殊情况经过特定程序也可能有其他处理结果。公务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任何犯罪行为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严重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