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是未成年人的民事起诉是否要列法定代理人?
我是孩子家长,孩子是未成年人,现在要进行一个民事起诉。不太清楚在起诉过程中,需不需要把我自己列为法定代理人呢?我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免得起诉流程出问题。
展开


在民事起诉中,如果原告是未成年人,是需要列法定代理人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法定代理人这个概念。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和心智发展的限制,不具备完全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及参与诉讼的能力,所以需要法定代理人来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有相关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这意味着,当未成年人作为原告参与民事诉讼时,必须有法定代理人参与到诉讼过程中,代表未成年人进行各项诉讼行为,比如提交起诉状、参加庭审、进行辩论等。 如果在起诉时没有列法定代理人,可能会导致诉讼程序无法顺利进行。因为法院会审查诉讼主体的资格和相关手续,如果发现未成年人原告没有法定代理人,可能会要求补充相关材料,否则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受理和审理。所以,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并且保证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在未成年人作为原告的民事起诉中,一定要列法定代理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