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分类包括哪些?

我涉及一个刑事诉讼案件,不太清楚刑事诉讼里的强制措施都有哪些分类。想知道这些分类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在实际的刑事诉讼过程中是怎么应用的,对当事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法律知识。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强制要求相关人员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第二类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三类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四类是拘留。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五类是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这些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跑外卖被车撞了,误工费具体该算多少呢?

我是一名外卖员,前几天在送餐途中被车撞了,现在没办法正常工作,涉及到误工费赔偿问题,但我不太清楚该怎么计算。想了解下具体的计算方法以及需要哪些证明材料。

企业职工病假工资有哪些法律法规?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最近生病请了病假,但是不太清楚公司给我发的病假工资对不对。想了解下国家在企业职工病假工资这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好让我心里有个底,知道自己的权益。

高考没有居住证怎么办?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准备参加高考,但发现自己没有办理居住证。想了解这会影响到我的高考报名吗?如果需要办理居住证,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希望得到详细的解答,谢谢!

房子写孩子的名字需要什么资料?

我打算把新买的房子直接写孩子的名字,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准备哪些资料。我孩子还未成年,不知道会不会有额外的要求。想了解一下整个流程中都需要准备什么,避免到时候因为资料不全耽误事。

提取公积金对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我想把公积金提取出来应急,但又担心会对以后有不好的影响。我不太清楚提取公积金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比如贷款额度、再次提取条件之类的,所以想问问专业人士提取公积金对以后到底有啥影响?

三甲医院报销比例是多少?

我去三甲医院看病,不清楚费用报销比例是怎样的。不同的医保类型在三甲医院报销是不是不一样?像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等分别能报多少?还有报销比例会不会受看病的项目、药品等因素影响呢?我想弄明白这些情况。

继父是否算直系亲属?

我妈妈再婚了,现在我有了继父。在一些涉及亲属关系的事务中,比如财产继承、请假等,我不太清楚继父在法律上算不算我的直系亲属。想了解下法律是如何规定继父和我之间这种亲属关系的,继父到底算不算直系亲属呢?

判决后无能力偿还债务会怎样?

法院已经对我的债务纠纷做出了判决,但我目前确实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债务。我很担心会有不好的后果,想了解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会有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会不会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知识产权有哪些法律法规?

我想了解一下,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咱们国家都有哪些法律法规呢?我自己有一些创作成果,担心会被侵权,所以想提前了解相关法律,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哪些法律保护。

派出所能出具无责任人证明吗?

我遇到了一个事儿,想让派出所给我出个无责任人证明。就是之前我家里东西被损坏了,但查来查去都找不到责任人。我现在处理后续的保险理赔等事情需要这个证明,可又不确定派出所会不会给开。想问下派出所到底能不能出具无责任人证明啊?

民政局能查到孤儿社保卡里的钱吗?

我是个孤儿,最近有点担心自己社保卡里的钱的隐私问题。我想知道民政局有没有权限去查我社保卡里的钱呢?毕竟这属于我的个人财产信息,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他们有没有这个权力,所以来问问。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法律含义是什么?

我一直听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话,但不太清楚它在法律层面到底是什么意思。想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各自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口科研仪器免税省下的费用是否留给采购人了?

我单位进口了一批科研仪器,享受了免税政策。现在我有点疑惑,这些因为免税省下来的费用,是会留在我们采购人手里,还是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呢?我不太清楚相关的规定,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道路运输许可证如何申办?

我打算从事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听说得有道路运输许可证。但我不知道具体怎么申办,要准备啥材料,走啥流程,也不清楚申办有啥条件限制。想问问大家,这个证到底咋申办啊?

摩托强制报废不去注销会有什么后果?

我有一辆摩托车到了强制报废期,但我不想去办理注销手续。我不太清楚这样做会带来哪些影响,会不会影响我以后的其他业务办理?比如再买新车、考驾照之类的。想了解下具体会有什么后果。

电瓶车撞人导致十级伤残该如何赔偿?

我骑电瓶车不小心撞了人,伤者被鉴定为十级伤残。我完全懵了,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怎么赔偿。是赔哪些方面呢?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确定的?心里特别着急,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违法强拆该怎么处理?

我家房子遭遇了违法强拆,现在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不清楚在法律上对于违法强拆有哪些处理办法,想了解下遇到这种情况具体该怎么处理。

独自一个人被公安机关陷害该怎么办?

我自己被公安机关陷害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无助,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维权,也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合法的途径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免疫治疗农村合作医疗最建议买吗?

我是农村的,现在了解到有免疫治疗这回事,想知道针对免疫治疗的话,农村合作医疗是不是最建议购买的呢?我不太清楚这个保险在免疫治疗方面的保障情况,也不知道和其他保险比起来优势在哪。

报价单是否需要对方盖章?

我给客户发了报价单,现在不确定是否一定要让对方盖章。不知道不盖章的报价单有没有法律效力,盖章和不盖章在法律上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