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保密性界定标准是什么?
我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有一些独特的业务信息和客户资源,我觉得这些应该算商业秘密。但我不知道怎样才符合商业秘密保密性的标准,比如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这些信息,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保密性,想了解一下具体界定标准。
展开


商业秘密的保密性界定标准是判断一项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的重要方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首先,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其中,保密性要求权利人主观上有将该信息作为秘密进行保护的意识,并且客观上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对于主观意识,简单来说,权利人得从心里把这些信息当作宝贝一样,明白它的重要性和秘密性。比如企业管理者明确认识到某些客户名单、技术配方等信息一旦泄露会对企业造成损失,这就是主观上有保密意识。而客观的合理保密措施是关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常见的合理保密措施有: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像在文件上盖“机密”“保密”等印章,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不能随便外传的信息;对于涉密场所限制来访者或者进行区分管理,比如设置专门的保密车间、资料室,只有特定人员才能进入;签订保密协议,企业和员工、合作伙伴等签订合同,约定不能把相关秘密泄露出去。判断保密措施是否合理,要综合考虑信息载体的特性、权利人保密的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也就是说,采取的措施要和信息的重要性、被获取的难易程度等相匹配。如果信息很容易被获取,却只采取了很简单的保密措施,那就可能不符合要求。总之,只有同时具备主观保密意识和客观合理保密措施,才能认定商业秘密具有保密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