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存货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假手段?

我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最近公司审计的时候发现存货账目有些问题。我想了解下存货方面常见的作假手段有哪些,这样以后在工作中我也能更好地防范风险,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也能保证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展开 view-more
  • #存货作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存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对存货进行作假,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存货中常见的作假手段。 虚构存货是较为常见的手段之一。企业可能会凭空捏造存货的数量或价值。例如,企业实际库存只有100件商品,但在账面上记录为200件。这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规定,属于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 还有一种是操纵存货盘点。企业在进行存货盘点时,可能会故意多计或漏计存货数量。比如,在盘点过程中,将已损坏不能使用的存货仍然按照完好的数量计入,或者故意遗漏某些存放地点的存货盘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且在期末时,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操纵存货盘点会导致存货成本计量不准确,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性。 另外,企业可能会通过不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来作假。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会对存货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企业可能会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等。 再者,将存货费用不合理分摊也是常见手段。企业可能会将不属于存货成本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计入存货成本,从而降低当期费用,虚增利润。这同样违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 最后,隐瞒存货的真实情况,如存在存货抵押、担保等情况不进行披露。这可能会使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误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表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隐瞒存货真实情况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总之,这些存货作假手段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也违反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