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常见哪些法律问题?
我最近打算和别人订立一份合同,但是又怕在过程中出现各种法律问题,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想了解一下,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一般会碰到哪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呢?希望能有专业人士解答一下。
展开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订立合同是常见的行为。然而,其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合同主体是指参与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那么这份合同就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企业来说,要确保其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和签约能力,比如查看其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其次是合同形式问题。合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民法典》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像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法律明确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按照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和后续的维权。 再者是合同内容问题。合同内容应当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和歧义。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如果合同内容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对条款理解不一致,从而引发纠纷。例如,在价款条款中,如果没有明确计价方式和支付时间,就容易产生争议。 最后是合同的订立程序问题。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和承诺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比如,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如果在订立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可撤销。总之,在订立合同时,要仔细审查各方面的法律问题,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