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患者对待病历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做法?
我去医院看病后拿到了病历,但是不太清楚该怎么正确对待病历。就怕自己在处理病历的过程中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影响后续可能会有的权益。所以想了解下,实践中患者对待病历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做法呢?
展开


在医疗过程中,病历是记录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情况的重要医疗文件,它不仅是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时的重要证据。然而,实践中患者对待病历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做法。 首先,有些患者不重视病历的保存。病历是患者就医过程的完整记录,包括症状、诊断、治疗方案等重要信息。如果患者随意丢弃或丢失病历,当需要再次就医时,医生可能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从而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根据《医疗病历管理规定》,虽然医院会保存一定期限的病历,但患者自己保存病历可以更方便随时查阅和提供给其他医生参考。 其次,部分患者会私自修改病历。病历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记录,私自修改病历不仅会破坏其真实性,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伪造、篡改证据是违法行为。在医疗纠纷中,如果发现患者私自修改病历,其诉求可能会不被支持,甚至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还有患者不及时复印病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历是关键证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等客观病历资料。然而,有些患者在纠纷发生后才意识到病历的重要性,但可能由于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顺利获取完整的病历。所以,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自己复印病历的权利,并在需要时及时行使。 最后,一些患者对病历内容不认真核对。病历中的信息可能会存在笔误或错误,如果患者不认真核对,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在拿到病历后,应该仔细核对个人信息、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如有错误应及时向医院提出更正。 总之,患者应该正确对待病历,重视其保存、不私自修改、及时复印并认真核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医疗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