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下法人变更有哪些要求和流程?


在了解公司法规定下法人变更的要求和流程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公司法人的概念。公司法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具有独立的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而法人变更,通常指的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更,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这一规定明确了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来源以及变更时的登记要求。 首先,法人变更的要求方面。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它规定了公司的基本运行规则。如果公司章程对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变更等有明确规定,那么公司进行法人变更时就必须严格按照章程的规定来操作。例如,章程可能规定法人变更需要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一定比例的表决通过。同时,新的法定代表人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任职条件。根据《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四)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五)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六)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七)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八)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其次,法人变更的流程。一般来说,第一步是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形成关于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决议的内容应当明确变更的原因、新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等信息。这一步骤是基于公司法中关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定,股东会或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法人变更属于公司的重要事项,需要经过相应的决策程序。 第二步是准备相关的文件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应标明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办理事项、权限、授权期限;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决定;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提交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证明和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新任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公司营业执照副本等。 第三步是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司应当自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登记机关会予以受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变更登记手续。经登记机关核准变更登记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才正式生效。 在整个法人变更的过程中,公司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变更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例如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变更申请、被责令改正甚至受到行政处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