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程序中清偿债务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现在经营不下去要进行清算。我知道要清偿债务,但不清楚这些债务清偿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排的。比如员工工资、银行贷款、供应商货款这些,哪个该先还,哪个后还呢?希望能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公司清算程序中,明确债务清偿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各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保障。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顺序及法律依据。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后,再进行后续债务的清偿。这里所说的清算费用,指的是在清算过程中为了保证清算工作顺利进行而产生的各项支出,像清算组人员的报酬、处理公司未了结业务而产生的费用等。这些费用之所以要最先支付,是因为只有保障了清算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有序处理后续的债务问题。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的优先支付,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工资是职工的劳动所得,社会保险费用关系到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而法定补偿金是在公司清算这种特殊情况下对职工的一种补偿。接着,在支付完上述费用后,公司财产要用于缴纳所欠税款。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公司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所以,在公司清算时,所欠税款也需要优先清偿。最后,在清偿完清算费用、职工权益和税款后,剩余的财产用于清偿公司的其他债务。如果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按照法律规定,应该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各个债权人按照自己的债权比例,从剩余财产中获得相应的清偿金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清算过程中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清算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按 照破产程序进行处理。总之,公司清算程序中的债务清偿顺序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清偿,才能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