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陷的产品对人造成损害的,应找谁赔偿?


当有缺陷的产品对人造成损害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和赔偿责任是有明确规定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产品缺陷指的是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而产品责任则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并导致了损害,生产者一般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因设计缺陷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了消费者受伤,那么汽车制造商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也就是说,消费者既可以找厂家索赔,也可以找商家索赔。比如,你在商场买了一个有缺陷的电器,使用时发生爆炸导致你受伤,你既可以要求商场赔偿,也可以要求电器的生产厂家赔偿。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也有类似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如果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要求销售者在进货时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来源清晰可查。比如,一些小商店销售的三无产品,如果造成消费者损害,而商店又无法说明产品的生产者和供货者,那么商店就需要自行承担赔偿责任。 在确定赔偿主体后,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如果导致死亡)等。具体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总之,当遇到有缺陷的产品对人造成损害的情况时,消费者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生产者或销售者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