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不调解的话会怎么判赔偿?


在轻微伤不调解的情况下,赔偿的判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造成的损失。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明确轻微伤的概念。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通俗来讲,就是身体受到了一些不太严重的伤害,比如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等。 接下来看看赔偿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对于医疗费,它包括了受害者为治疗轻微伤去医院看诊、检查、买药、住院等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在判定时,需要提供医院的正规发票作为依据。比如你去医院看伤,医生给你开了药,做了检查,这些费用的发票就可以作为索赔的凭证。 护理费是指在受害者受伤需要护理的情况下产生的费用。如果受伤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请护工照顾,或者家人请假来照顾你,由此产生的费用都可以要求赔偿。一般会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期限来确定赔偿金额。 交通费是指受害者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比如你去医院看病坐公交车、打车的费用,只要有相应的票据,都可以算在赔偿范围内。 营养费是为了帮助受害者恢复身体而需要补充营养所产生的费用。法院通常会根据受害者的伤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判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受害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一般会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计算。 误工费是指受害者因受伤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计算时需要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误工时间一般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收入状况则需要提供相关的收入证明,比如工资条、银行流水等。 在法院判定赔偿时,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受害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而加害方如果对赔偿金额有异议,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反驳。如果双方对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诉。总之,轻微伤不调解的赔偿判定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标准的,关键在于证据的收集和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