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离婚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在我国,出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失费赔偿。首先,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如果出轨行为符合上述情形,无过错方就可以主张赔偿。 关于赔偿标准,由于我国对精神损害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是施害人的过错程度。若加害人的过失严重,比如长期与他人同居,引发受害者诸如愤怒、恐惧、焦虑等强烈情绪反应,同时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精神损失,那么精神抚慰金应适度提升;反之,若只是偶尔的不当行为,属于轻微过失,精神抚慰金数量可适当降低。 二是精神受伤害的程度。这需要关注受害者承受精神伤害和痛苦的程度,比如是否出现情绪障碍,像愤怒、恐惧、焦虑等;是否因精神伤害导致身体患病;是否精神抑郁、恍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是否发展出精神类疾病等。必要时需委托专业医疗机构给出评估意见。 三是出轨方具体的出轨情节。例如重婚与通奸相比,重婚过错行为更为严重,危害性更大,属情节恶劣,赔偿金额可能相对较高;而通奸行为相对情节较轻,赔偿金额可能会低一些 。 四是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如果出轨方经济状况较好,有能力承担较多赔偿,那么法院在判决时也会适当考虑提高赔偿金额;若经济能力较差,可能赔偿金额会相对低些。 五是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赔偿标准可能相对高一些;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赔偿标准相应会低一点。 此外,部分地区有一定参考标准,一般性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为1000元—3000元;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为3000元—5000元,但具体还是要以当地法院判决为准。 相关概念: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受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无过错方:指在婚姻关系中没有实施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行为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