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问题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产品质量问题赔偿标准是指当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消费者依法可获得赔偿的相关准则。在我国,关于产品质量问题赔偿,有不少法律做了规定。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是消费者维权的有力武器。根据该法第五十二条,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您买的衣服有破损,商家就有义务为您更换或者退货退款。而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举例来说,如果商家把二手手机当作新手机卖给您,这就构成欺诈,您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也有相关规定。该法第四十条表明,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要是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