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有哪些常识?


交强险,全称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交强险具有强制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商业保险的重要特征。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都应当投保交强险。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并处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交强险的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死亡伤残赔偿,当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或伤残时,保险公司会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二是医疗费用赔偿,涵盖了受害人因事故受伤进行治疗所产生的合理费用,比如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三是财产损失赔偿,针对事故造成的受害人财产损坏进行赔付。 交强险的保费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不过,不同车型的交强险价格有所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车辆的座位数和使用性质等。而且,交强险保费会根据车辆的出险情况进行浮动。如果上一年度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保费会下浮;反之,如果发生多次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保费则会上浮。 在理赔方面,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被保险人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关的证明和资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清单、伤残鉴定报告等。保险公司会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并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一般来说,交强险的理赔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等步骤。 总之,了解交强险的这些常识,对于车主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主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