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遗弃罪的概念是什么?

我最近听说了遗弃罪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遗弃罪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遗弃罪呢?我希望能有一个详细的解释,让我对这个罪名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 view-more
  • #遗弃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遗弃罪是一种在法律领域有着明确界定的罪名。简单来说,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就是那些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比如年迈的老人,他们可能身体机能衰退,无法正常进行劳动和生活自理;年幼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还有患病的人,因病痛折磨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等。 “负有扶养义务”是构成遗弃罪的一个关键要素。扶养义务通常来源于法律规定,也可能基于合同约定或者其他特定关系产生。从法律规定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例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要为其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保障其接受教育等权利。 “拒绝扶养”是遗弃罪的核心行为表现。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的拒绝,比如将需要扶养的人赶出家门,使其居无定所;另一种是消极的不作为,例如有能力提供扶养却故意不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比如,孩子生病需要治疗,父母有经济能力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导致孩子病情延误。 最后,要构成遗弃罪,还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根据司法实践和相关法律解释,情节恶劣通常包括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入危难境地的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一规定为打击遗弃犯罪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