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应具备哪些条件?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人,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我不想继续告他了,想撤诉。但我不知道撤诉要满足什么条件,也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所以想问问,在法律上,撤诉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展开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它包括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申请撤诉应具备的条件。其一,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例如,未成年人作为原告时,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可以为其申请撤诉;若原告委托了特别授权的律师,律师也能申请。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诉讼参与人权利的规定。其二,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的。也就是说,不能受到他人的强迫、威胁或者欺诈而撤诉。如果存在这些情况,撤诉是不合法的。其三,撤诉必须合法。这要求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规避法律。比如,有些人为了逃避债务,通过撤诉来达到转移财产等非法目的,这种撤诉是不被允许的。其四,撤诉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提出。一旦法院已经作出判决,就不能再申请撤诉了。 接下来,说说按撤诉处理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按撤诉处理。例如,原告收到法院传票后,没有合理的理由,就是不去开庭,法院就可以按撤诉处理。此外,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也按撤诉处理。 总之,撤诉无论是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条件。当事人在考虑撤诉时,一定要清楚这些条件,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有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