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买卖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商品买卖合同生效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重要前提。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生效所需满足的条件。 首先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得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并且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成年人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独立签订合同。而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受到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他们签订合同可能就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意思表示真实。这意味着双方签订合同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比如,卖家故意隐瞒商品的质量问题,让买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这就不是买家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再者,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买卖毒品等违禁品的合同,就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是无效的合同。《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此外,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并生效。比如,双方约定了商品买卖合同要书面签订,但买家已经支付了货款,卖家也接受了,那么合同同样生效。 总之,商品买卖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