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的条件有哪些?
我想了解一下犯罪预备的条件。我在生活中听到了犯罪预备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到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会构成。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判断犯罪预备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犯罪预备需要满足的条件。 首先是主观条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并且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例如,张三为了盗窃银行,内心有明确的盗窃故意,并且围绕这个故意去做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预备就属于故意犯罪的一个阶段。 其次是客观条件,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预备行为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准备工具,比如为了杀人而购买刀具、为了盗窃而准备开锁工具等;另一类是制造条件,像事先勘察犯罪现场、跟踪被害人、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等。举例来说,李四打算抢劫一家便利店,他提前几天去便利店周围观察营业时间、人员进出情况等,这就是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 最后,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停止。如果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那就不再属于犯罪预备阶段了。比如王五准备好枪支打算去抢劫银行,当他进入银行并掏出枪支指向银行工作人员时,就已经进入了犯罪的实行阶段,而不再是犯罪预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也体现了犯罪预备在法律中的界定和处理原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