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遗失物的条件有哪些?


在法律中,遗失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遗失物就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不慎丢失,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品。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2024年判定遗失物需要满足的条件。 首先,须为有主物。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说这个物品是有主人的。比如你捡到一部手机,这手机肯定是有人购买并拥有的,它有明确的归属,只是暂时脱离了主人的控制,而不是无主的物品,像荒郊野外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这类没有明确主人的物品,就不属于遗失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所涉及的遗失物规定,前提就是针对有主物而言的。 其次,须为动产。动产就是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价值或用途的物品。像汽车、家具、珠宝等都属于动产,它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不动产,比如土地、房屋等,因为它们不能移动或者移动会损害其价值和用途,所以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说法,也就不属于遗失物的范畴。 再者,须丧失占有。所谓丧失占有,就是物品的主人失去了对该物品的实际控制。例如,你在公交车上不小心把钱包掉了,钱包就脱离了你的掌控,处于一种无人占有的状态。这里的丧失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物品主人是否知道物品丢失无关。就算主人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东西丢了,但实际上物品已经不在他的控制之下,也符合这一条件。 最后,须非出于本意而丧失占有。这意味着物品的主人并不是主动放弃对物品的所有权,而是由于疏忽、意外等原因导致物品丢失。比如,你在跑步的时候,钥匙从口袋里掉出来了,这不是你故意扔掉钥匙,而是不小心造成的。如果是主人主动丢弃的物品,那就变成了抛弃物,不再是遗失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遗失物是主人非自愿丧失占有的物品,需要归还给权利人。 总之,判断一个物品是否为遗失物,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这些条件。只有同时满足有主物、动产、丧失占有以及非出于本意而丧失占有这几个条件,才能认定为遗失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