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形式有缺陷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我和别人签了个合同,当时没太注意形式,现在有点担心。我想知道合同形式要是有缺陷,会有啥不良后果呢?会不会让合同直接无效?还是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解答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合同形式有缺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合同形式的概念。合同形式是指当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在我国,合同形式主要分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则是指当事人只用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合同形式。其他形式通常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当事人之间的特定行为来认定合同关系的存在。


当合同形式存在缺陷时,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不良后果。


第一,合同可能不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当事人之间达成合意,并且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订立合同,而当事人未采用该形式,且没有履行行为来弥补形式缺陷,那么合同可能被认定为不成立。例如,房屋买卖合同通常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当事人仅口头达成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且双方都未实际履行合同义务,那么该房屋买卖合同可能不成立。


第二,合同的效力可能受到影响。虽然合同形式缺陷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合同形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该规定明确表明不具备特定形式将导致合同无效,那么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例如,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采用书面形式,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第三,可能增加举证难度。合同形式有缺陷时,在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能会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例如,口头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不承认合同的存在或者对合同内容有争议,另一方很难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合同的具体内容。而书面合同则可以作为直接的证据,证明合同的条款和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在口头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能只能提供证人证言等间接证据,其证明力相对较弱,难以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第四,可能影响合同的履行和权利的实现。合同形式有缺陷可能导致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从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例如,合同条款不明确、表述模糊等问题,可能会使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影响合同的顺利履行。而且,当一方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由于合同形式的缺陷,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主张自己的权利。


总之,合同形式有缺陷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形式来签订合同,确保合同的形式合法、完整、明确。如果已经签订了存在形式缺陷的合同,当事人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补签书面合同、对合同内容进行确认等,以降低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转移财产的行为在法律上具体会受到怎样的惩处呢?

在一些债务纠纷、法院判决执行等场景中,常常会出现一方转移财产的情况。比如在离婚财产分割时,一方偷偷转移共同财产;或者在法院判决后,债务人为逃避执行而转移财产。我想了解对于这种转移财产的行为,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处罚措施的。

花呗逾期两个月还清了,多久能恢复使用?

我花呗逾期两个月后已经把欠款还清了,现在很着急想知道大概还要等多久才能再次正常使用花呗。我平时挺依赖花呗付款的,这次逾期也是不小心疏忽了,就想了解下具体的恢复时间,以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点恢复使用。

二婚离婚是否需要离婚证,法律上如何认定?

我是二婚,现在打算离婚,不太清楚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需不需要带上之前的离婚证。我和现在的配偶是和平分手,准备协议离婚,就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这种情况下离婚,需不需要提供离婚证呀?想弄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休息日强制培训是否合法?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最近公司老是在休息日强制安排培训,占用了我很多休息时间。我感觉挺疲惫的,也不知道公司这么做合不合法。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看,公司休息日强制培训这种做法到底有没有问题,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父母离婚后应怎样承担子女的抚养费?

我和另一半打算离婚,现在在子女抚养费的问题上犯难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是一人一半,还是有其他的方式呢?具体的金额又该怎么确定呢?希望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怎样才能查到厂里有没有给申请工伤鉴定?

我在厂里受了伤,听人说厂里应该给申请工伤鉴定,但我心里没底,也不知道厂里到底有没有去申请。我就想问问,通过什么办法能查到厂里有没有给我申请工伤鉴定呢?

营业税金及附加细项如何调整?

我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最近听说营业税金及附加细项有调整,但是不太清楚具体怎么调整。我想知道调整的内容有哪些,调整后对我们公司的税费计算和缴纳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社保卡和银行卡到期了怎么办?

我的社保卡和银行卡都显示快到期了,我不太清楚该怎么处理。我担心到期后会影响我的正常使用,比如无法领取社保待遇、不能正常进行银行卡的存取款等操作。想问问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法人往公户转账该怎么备注?

我是一家公司的法人,最近需要往公司公户转一笔钱。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备注这笔转账,担心备注错误会带来一些麻烦。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和财务规范的角度,法人往公户转账应该如何正确备注?

私家车跑滴滴会被交警抓吗

我有一辆私家车,想业余时间跑滴滴赚点外快,但又担心会被交警抓。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不知道私家车跑滴滴是否合法合规,被交警查到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想问问大家私家车跑滴滴到底会不会被交警抓呢?

个体户登电子税务局用个人还是企业?

我是个个体户,之前没接触过电子税务局,不知道在登录的时候应该选择用个人身份还是企业身份。我怕选错了影响后续办税,也不知道这两种身份登录有啥区别。想问下到底该用哪种身份登录电子税务局呢?

会计打错钱了对方不还怎么办?

我公司会计在转账时打错钱给了别人,发现后联系对方让其归还,可对方却拒绝归还。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处理,能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让对方还钱,具体该怎么做?

单位是否可以构成诈骗罪?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最近公司好像在运作一些疑似诈骗的业务。我很担心公司这种行为会不会构成诈骗罪,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单位能不能构成诈骗罪呢?我有点害怕自己也受到牵连,所以想弄清楚这个情况。

为什么电子社保卡默认老家?

我领取电子社保卡时,发现它默认的参保地是老家,可我现在在外地工作,也在外地参保。我不太明白为啥会默认是老家,这样会不会影响我在外地使用电子社保卡呢?想了解下背后的原因。

最新的司法鉴定实施细则全文是怎样的?

我在一场纠纷里需要做司法鉴定,想了解最新的司法鉴定实施细则全文内容,好清楚整个鉴定流程和相关规定,避免自己因为不懂规则而影响鉴定结果,也想知道细则里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有啥要求。

二婚丈夫死后丧葬费由谁领取?

我和丈夫是二婚,现在他去世了,关于丧葬费领取的问题家里人产生了分歧,我不太清楚这丧葬费到底该由谁来领,是我这个二婚妻子,还是他和前妻的子女,还是其他亲属呢?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会有什么后果?

我因为一些事情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但实际上我有过轻微违法记录,没办法正常开具。我就想能不能自己伪造一份,可又担心这么做会有问题。所以想问问,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医保如何在外地使用?

我工作原因到了外地,生病就医时想用医保报销,但不清楚具体该怎么操作。想知道要满足什么条件,走哪些流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才能顺利在外地使用医保报销费用。

劳务项目是否可以取得进项抵扣?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涉及劳务项目相关业务。在处理税务方面,不太清楚劳务项目能不能取得进项抵扣。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上,劳务项目到底有没有取得进项抵扣的资格,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未开具发票收入带不进主表怎么办?

我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遇到未开具发票收入无法带入主表的情况。我不太清楚这是系统问题,还是我操作有误。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影响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我该怎么解决这个未开具发票收入带不进主表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