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虚报瞒报会有什么后果?
我发现我们当地的行政机关存在虚报瞒报数据的情况,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行政机关这种虚报瞒报的行为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呢?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行政机关虚报瞒报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简单来说,虚报就是故意报高或报低实际的数据或情况,瞒报则是把应该报告的事情故意隐瞒不报告。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的行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参与虚报瞒报,属于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对于有此类行为的公务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虚报瞒报相关信息,就违反了该条例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如果这种行为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能涉及此类行为。如果行政机关的虚报瞒报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相关责任人员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行政机关虚报瞒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可能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法律对此有严格的约束和制裁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