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报、漏报个人事项会有什么后果?
我在填报个人事项时,不小心漏报了一些投资情况,也有部分收入没报全,心里很忐忑。想知道这种瞒报、漏报个人事项的情况,在法律上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很严重,我现在该怎么做才好?
展开


在我国,对于公职人员等特定人群,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一项重要的规定。瞒报、漏报个人事项是指相关人员没有真实、完整地报告自己的婚姻、房产、收入、投资等方面的情况。瞒报是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而漏报可能是因为疏忽等原因没有报告某些事项。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对于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漏报少报、隐瞒不报或者查核发现有其他违规违纪问题的,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从情节较轻的角度来看,如果是因为疏忽导致的漏报,可能会被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等处理。比如,只是少量金额的投资情况没有报告,经过说明后,组织可能会给予一定的批评,要求今后注意如实报告。 但如果是故意瞒报,性质就比较严重了。故意瞒报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在一些情况下,瞒报行为还可能会影响干部的任用和提拔。因为组织在考察干部时,个人事项报告的真实性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如果存在瞒报情况,可能会被认为不忠诚、不老实,从而失去晋升机会。 此外,如果瞒报、漏报个人事项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比如通过隐瞒财产来逃避法律制裁等,那么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可能会涉及贪污、受贿等刑事罪名。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存在瞒报、漏报情况,应及时向组织说明情况,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