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不申报税款会有什么后果?


小微企业不申报税款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从税务申报的基本概念来说,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小微企业不申报税款,税务机关会先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同时可能会对企业处以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企业情节严重,比如长期不申报、多次不申报等,罚款金额会提高到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除了罚款之外,不申报税款还会影响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信用等级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所评定的级别。如果企业不申报税款,纳税信用等级会被降低。信用等级降低后,企业在发票领用、银行贷款、招投标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在发票领用方面,可能会减少每次领用发票的数量,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不便。在银行贷款时,银行会参考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等级低可能导致贷款难度增加或者贷款额度降低。在参与招投标活动时,一些项目会对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有要求,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可能会失去参与资格。 如果小微企业不申报税款且经过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属于偷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小微企业一定要按照规定及时申报税款,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