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阴阳合同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及以上内容不同的合同,对外的合同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通常是为了逃避国家税收等;对内的合同则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 签阴阳合同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以下从民事、行政、刑事三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从民事角度看,阴阳合同可能会导致合同部分无效或者全部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在阴阳合同中,阳合同因为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通常会被认定无效;而阴合同的效力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阴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般会被认定为有效。但是,阴阳合同的签订可能会引发合同纠纷,比如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就合同价款、履行方式等产生争议,由于合同的效力存在不确定性,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 从行政角度讲,签阴阳合同逃避税费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签订阴阳合同逃避税费的,税务机关有权追缴少缴的税款,并对当事人处以罚款。 从刑事角度来说,如果签阴阳合同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犯罪。比如,通过签订阴阳合同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逃税罪。根据该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签阴阳合同存在诸多不良后果,不仅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引发纠纷,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