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什么批准后生效?
我想了解下,我在学习宪法知识时,看到提到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需要经过批准才能生效。但我不太清楚到底要报什么批准后才生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这一规定体现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有机结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审查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时,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要确保自治条例符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保障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所以,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只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在该自治区范围内施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