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噪声排放标准是什么?


施工噪声排放标准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排放进行限制的一系列规定。它的目的是保护人们免受过度噪声干扰,维护生活环境的安静。 在我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 2011)是规范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噪声排放限值做了明确规定。 从时间划分上,标准将一天分为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昼间指的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夜间则是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6点。这是考虑到人们在不同时间段对噪声的承受能力和需求不同。 对于各类区域的噪声排放限值,具体如下: 在昼间,不同功能区的噪声排放限值一般在70dB(A)到75dB(A)之间。比如,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施工噪声不得超过70dB(A)。这里的dB(A)是衡量噪声大小的单位,就像我们用米来衡量长度一样。而在夜间,为了保证居民能够有安静的休息环境,限值相对较低,通常不超过55dB(A)。不过,如果是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但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而且,在夜间进行上述特殊作业时,还应当公告附近居民。 此外,对于不同的施工设备和施工阶段,也有相应的噪声控制要求。例如,打桩机在作业时产生的噪声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降噪措施,以确保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如果施工单位违反了施工噪声排放标准,受到噪声污染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其改正,并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和举报。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对违规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罚。总之,了解施工噪声排放标准,有助于我们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也促使施工单位更加规范地进行施工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