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该如何构建?

我遭遇了一起刑事案件,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想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不太清楚目前这方面制度是怎样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赔偿。想了解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体该如何构建,我能从中得到哪些保障。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赔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的一种制度。构建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使被害人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抚慰。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这里并未明确提及精神损害赔偿。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有相关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首先要明确赔偿的范围。一般来说,因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侵害,以及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遭受损害,造成严重精神痛苦的,都应纳入赔偿范围。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因身体受伤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经常做噩梦、失眠等,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就可以要求赔偿。 其次,要确定赔偿的标准。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赔偿标准可能相对较高;而犯罪行为手段特别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赔偿数额也应相应提高。 再者,要完善赔偿的程序。应当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同时,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避免增加当事人的诉累,可以将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合并审理,但在审理过程中要注意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 最后,要加强对精神损害赔偿执行的监督。法院判决生效后,要确保赔偿款能够及时、足额地支付给被害人。如果被告人拒不执行判决,应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划拨其财产等,以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总之,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该制度能够切实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