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抢救15天后死亡,工地应如何赔偿?
当在工地工作的人员受伤后,去医院抢救15天后死亡,工地赔偿问题需要依据不同情形来确定。
首先,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来处理。依据该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如果死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符合其他认定为工伤的情形,那么工地所属单位需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对于工伤保险待遇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其一,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其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申请工伤认定,需由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属于一般的人身损害,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工地方面若存在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以及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失等因素来确定。若双方对于赔偿问题无法协商一致,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