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建设监理工作存在哪些误区?

我参与了一个建设项目,负责和监理单位对接工作。在合作过程中,感觉监理的工作方式有些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具体哪里有问题。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看,建设监理工作通常会存在哪些误区,这样我也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展开 view-more
  • #建设监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建设监理工作是确保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等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对监理责任认知的误区较为普遍。很多人认为监理应对工程的所有问题负责,然而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也就是说,监理的责任是在其法定职责和合同约定范围内,并非对工程的所有方面都承担无限责任。比如,施工单位自身偷工减料导致的质量问题,若监理已按照规定履行了监督检查等职责,就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其次,监理工作内容界定不清也是一个常见误区。一些建设单位可能会要求监理承担额外的工作,如参与施工单位的日常管理等。但监理的主要工作是依据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明确了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监理单位应按照规范开展工作,不应随意扩大工作范围。例如,监理的职责是检查施工是否符合标准,而不是代替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安排。 再者,对监理权力的误解也时有发生。部分施工单位不尊重监理的指令,认为监理只是建设单位的附庸。实际上,监理单位在授权范围内拥有独立的决策权。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监理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行为,若施工单位拒不执行,监理可以报告建设单位甚至相关主管部门。比如,发现施工工艺不符合设计要求时,监理有权下达停工整改通知。 另外,忽视监理的事前控制作用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把监理工作重点放在事后检查上,而忽略了事前控制的重要性。有效的监理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原材料的检验等事前环节。《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强调了事前控制的原则,通过事前预防可以避免很多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 最后,对监理费用的不合理认知也存在。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压低监理费用。但过低的费用会导致监理单位难以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影响监理工作的质量。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监理收费应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以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建设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误区,无论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自身,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各方应正确认识监理工作的责任、内容、权力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共同推动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