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状的内容和写法是怎样的?


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答辩状的内容和写法。 首先,我们来看答辩状的内容。一份完整的答辩状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部、答辩理由、尾部和附项。 首部是答辩状的开头部分,要写明标题,一般就是“民事答辩状”或者“刑事答辩状”。然后要写清楚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所。如果答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其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还要写明答辩事由,一般表述为“因某某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答辩理由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这部分要针对原告或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进行反驳与辩解。可以从事实方面进行答辩,指出对方陈述的事实是不真实的,提供相反的事实和证据来证明。也可以从法律方面进行答辩,分析对方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指出其法律依据的错误之处。 尾部要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一般格式为“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答辩人要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答辩日期。 附项部分,要注明本答辩状副本的份数,以及所附证据的名称和件数等。 接下来讲讲答辩状的写法。在撰写答辩状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可以按照对方起诉状的内容,一项一项地进行回应。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恰当,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要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答辩,不能进行无端的指责和谩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所以,被告要重视答辩状的撰写,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提交答辩状,也不会影响法院的正常审理。 总之,撰写答辩状要围绕对方的诉求,结合事实和法律,有条理地进行反驳和辩解,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