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表现?

我最近签了份合同,总感觉对方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我想知道合同欺诈行为通常都有哪些表现,这样我就能判断自己是不是遇到合同欺诈了,也能在以后签合同时提高警惕。
展开 view-more
  • #合同欺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欺诈行为指的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用欺骗的手段让对方签订合同。 合同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在合同签订阶段,常见的有虚假主体欺诈。不法分子会使用虚假的单位名称或者个人身份来与他人签订合同。例如,张三谎称自己是某知名大公司的代表,和李四签订了合作合同,可实际上他和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该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还有虚假资质欺诈。一方当事人会伪造、变造或者借用他人的资质证书来证明自己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比如王五没有相关的建筑资质,却伪造了资质证书和赵六签订了建筑工程合同。这种行为同样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在合同履行阶段,可能会出现虚构事实欺诈。一方会编造虚假的理由来欺骗对方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放弃某些权利。例如,甲公司谎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要求乙公司提高合同价款,实际上原材料价格并没有变化。 隐瞒真相欺诈也是常见的表现。一方故意隐瞒合同标的物的真实情况,如质量问题、权利瑕疵等。比如,丙把一辆出过重大事故的二手车卖给丁,却没有告知丁这辆车的事故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等情形,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还有恶意履行欺诈。当事人虽然签订了合同,但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想通过合同骗取对方的财物。比如,戊和己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收了己的货款后却不发货,还将货款挪作他用。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总之,合同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仔细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质证书等信息,避免陷入合同欺诈的陷阱。一旦发现可能存在合同欺诈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