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查的方法包含哪些?


合同审查是指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的约定对合同的内容、格式进行审核。它对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合同审查方法。 合法性审查是合同审查的重要环节。这要求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在审查合同时,要查看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等。比如,某些行业的合同需要经过特定的审批或登记程序才生效,如果合同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就可能存在效力问题。 完整性审查是确保合同条款完整无遗漏。一份完整的合同应包含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主要条款。审查时要检查这些条款是否齐全,避免因条款缺失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例如,合同中对质量标准约定不明确,可能会在交付货物时就质量问题产生争议。 准确性审查注重合同条款的表述准确清晰。合同语言应避免模糊、歧义的表述,以免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对条款的理解产生分歧。例如,“尽快交付货物”这种表述就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容易引发争议。应将其明确为具体的交付日期或交付期限。 公平性审查强调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公平原则,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公平合理。审查时要查看合同中是否存在一方权利过大、义务过轻,而另一方权利过小、义务过重的情况。如果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可行性审查主要评估合同的履行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要考虑合同双方的实际履行能力、市场环境等因素。例如,合同约定的交货数量超出了卖方的生产能力,或者约定的价格明显偏离市场行情,这样的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