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怎样的?


在法律领域,委托作品是指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的创作报酬,由作者按照他人的意志和具体要求而创作的特定作品。对于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九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这意味着,如果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委托创作时签订了合同,并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著作权的归属,那么就按照合同的约定来确定著作权归谁。比如,甲委托乙设计一款软件,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该软件的著作权归甲所有,那么甲就依法享有该软件的著作权。 其次,如果委托人和受托人没有签订合同,或者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合同中没有对著作权归属作出明确约定,那么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也就是创作作品的人。这是因为作品是受托人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创作出来的,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其理应享有著作权。例如,丙委托丁画一幅画,没有签订合同或者合同未约定著作权归属,那么这幅画的著作权就归丁所有。 不过,即使著作权归受托人所有,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比如,戊委托己拍摄一组商业广告照片用于某产品宣传,未约定著作权归属,己拥有著作权,但戊可以在宣传该产品的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这些照片。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可能会存在一些复杂情况。比如,可能存在口头约定但双方对约定内容有争议,或者合同条款表述模糊等。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来判定著作权的归属。 总之,为了避免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引发的纠纷,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委托创作时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样可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