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案一案双查程序是怎样的?


法院执行案一案双查程序指的是在法院执行案件过程中,不仅要审查执行案件本身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还要审查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行为。这一程序旨在确保法院执行工作的公正、合法与高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对于执行案件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要进行严肃查处。这为一案双查程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般而言,一案双查程序启动通常有几种情形。一是当事人提出相关线索与举报,比如当事人发现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违规收受财物、拖延执行等行为,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相关监督机构反映情况,经初步审查后,如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调查,就会启动一案双查程序。二是法院内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例如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执行流程监控等工作,发现执行案件存在异常情况,如执行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执行期限严重超期等,也会启动该程序。 程序启动后,会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该小组会全面调查执行案件的各个环节,包括执行依据是否合法、执行措施是否得当、执行程序是否规范等。同时,会对执行人员的行为进行审查,看其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纪律规定和职业道德准则。 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会收集各种证据,如执行文书、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对于收集到的证据会进行认真分析和核实,以确定执行案件和执行人员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执行案件存在错误或者执行人员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执行案件存在错误的,会依法进行纠正,如撤销错误的执行裁定、重新采取执行措施等。对于执行人员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调查结果会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当事人,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也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的一案双查程序可以有效防止执行权的滥用,确保法院执行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