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批准逮捕后不可以取保候审的罪名有哪些?

我涉及一个案件,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但我不清楚哪些罪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我很担心自己的情况,想知道法律上对于不批准逮捕却又不能取保候审的罪名是如何规定的,想具体了解一下有哪些罪名属于这种情况。
展开 view-more
  • #取保候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不批准逮捕后不可以取保候审的罪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然而,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直接列举出不批准逮捕后不可以取保候审的罪名。是否能取保候审,关键不在于罪名本身,而是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 一般来说,对于严重暴力犯罪,比如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可能会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即使不批准逮捕,也很难被取保候审。因为这类犯罪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司法机关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会谨慎决定是否给予取保候审。 另外,对于一些涉及毒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如果有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继续实施犯罪、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也可能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例如,在毒品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如果有多次贩毒记录,或者与毒品犯罪集团有密切关联,司法机关会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再犯可能性和社会危险性,从而不批准取保候审。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串供、毁灭证据等妨碍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或者曾经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也可能导致不被允许取保候审。这是因为司法机关需要确保诉讼程序能够顺利进行,保障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总之,不能简单地依据罪名来判断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而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