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取保后案子到检察院会怎样?


当刑事案件在取保候审之后,案子到了检察院,会经历一系列的流程和处理方式。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这是指检察院要对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案件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看这个案子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具体的审查内容包括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院有权利讯问犯罪嫌疑人。这时候,犯罪嫌疑人要如实回答检察院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让检察院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机会,也是犯罪嫌疑人陈述自己观点和辩解的机会。同时,检察院还可以询问证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进一步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检察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撤销取保候审。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规定,没有新的犯罪行为,并且案件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一般会继续取保候审。但要是发现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或者案件出现了新的情况,检察院可能会变更强制措施,比如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要是案件比较复杂,一个月内无法完成审查的,可以延长十五日。如果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检察院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的期限为一个月,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检察院后,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最后,经过审查,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